双向传播指存在着反馈和互动机制的传播活动。在双向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保持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般来说,人类的传播活动均具有双向性,但这种双向性有强弱之分。对话、打电话或计算机通信等属于双向性较强的传播活动,而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活动的双向性较弱。
双向传播模式的提出与发展
双向传播模式的提出是受到维纳"滤波理论"和对香农"数学模式"进行修正的影响。维纳在《控制论》(1948)中,用自动控制的观点研究了信号被噪音干扰时的信号处理问题,形成了信息控制模式:施控者-控制信息-受控者-反馈信息-施控者。第一次表明信息传播的双向性特质,提出了"控制"与"反馈"的概念。该模式是指机械技术的传播而非人类传播,主要指向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方面,但它引发了有关人类社会传播的相关探讨。
奥斯古德(1954)在充分认识到香农和维纳"数学"模式的局限后,采纳了其中合理的部分,提出了直接或间接互动的传播双行为模式。该模式至少包括两个传播单位:一个是来源单位,另一个是目的地单位,连接两个单位的是讯息。在传播活动中,参与者既是发送者又是接收者,既编码又译码,具有双重行为。
施拉姆在《传播是如何进行的》(1954)中提出了受奥斯古德启发而创制的循环模式,这个模式强调信息传播中的传受双方在传递、接收信息过程中译码、释码、编码角色功能平等的依次交替和循环。但施拉姆和奥斯古德的模式较适合于解释人际传播,不适用于传受关系不对称的大众传播。施拉姆提出的另一个大众传播的模式引入了受众反馈因素,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大众传媒与受众可能的互动关系。
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1966)中提出了他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适用较广的互动或环型模式,明确引入了反馈环节,并延展了噪声的概念,认为噪声在传播的每个环节都产生了影响。传播互动或环型模式的结构呈现了信息交流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较系统地展现了传播的主要过程,并显示出信源获得反馈的途径。这种反馈使信源有可能不断改进传播方式以更有效地适应信宿,从而增加双方意义之间的一致或同型的可能性。
人际传播是典型的双向互动传播,组织传播在许多时候也与之类似,如组织内部的讨论。传统的大众媒介传播存在一定的互动性,主要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信息反馈。
以因特网为标志的新传播技术带来划时代的传播革命,双向或互动传播形成更大"规模"。而电视这种传统媒介也开始借助网络或手机短信与观众产生更多互动以配合节目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