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沟名词解释

2021年6月10日传播名词评论1,032

知识沟名词解释

"知识沟"是有关大众传播的长期效果的理论观点,也称为"传 播效果沟"(communication effects gap)。随着以因特网为代表 的"新媒介"的迅速发展及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到来,"数字鸿沟"这 一说法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1970 年出版的《大众媒介流动和知识的增长》中,P·蒂奇纳、 G·多诺霍和C·奥里恩最早提出了关于"知识沟"的假说:"随着 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 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 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E·M·罗杰斯倡议将这种现象 定义为"传播效果沟"。

他们的研究也显示,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其知识沟的差距是显而易 见的。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 性,即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文化程度较低者能以更快的速度吸取和在更高程度上理解该话题的知识。

在此之前和后来的许多研究证据都支持"知识沟"的假说。蒂奇 纳等人(1970)认为"知识沟"假说成立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社会经济状况好及文化程度高的人在基本信息处理能力(如 阅读、理解、记忆等)上有更坚实的基础。

2.这类人在预先获得的信息数量及知识背景上有更多或更深入 的了解。

3.这类人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他们与同样了解公共事务或 科技新闻的人们有交往或讨论。

4.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可能因为找不到与他 们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信息(有关公共事务或科技新闻),于是对此 类信息兴味索然。

5.大众媒介系统(尤其是印刷媒介)自身的本性就是为较高社会 阶层的人使用,以他们的兴趣和取向为标准的。

瑞典一个研究小组以"传播潜力"的概念来表达上述现象 (1976)。

蒂奇纳等人基于他们后来的研究,提出了缩小甚至消除知识沟的 可能条件:

1.当人们感到在某个地方议题上存在冲突时,对该议题的知识沟 可能会缩小。

2.在多元化的社区里,由于存在各色各样的信源,因而知识沟 有扩大的趋向;而在同质性的社区里,人们的信息渠道虽不正式但相 同,因此知识沟扩大的可能性较小。

3.当一个问题对本地的人们有迅捷且强烈的影响时,知识沟就很 容易缩小。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不少研究也补充了缩小知识沟的 其他条件,例如:

当一个群体浸润在充足的信息之中时,知识沟可能消失殆尽; 家喻户晓的社会名流介入或参与传播有助于获得大众的关注,从而使议题为更多的人接受; 有时会因"上升限度效果"而导致沟壑缩小乃至消失(图恩伯格 等,1979),即随着时间推移,信息传播达到高限(上升限度),后来 者(吸收信息较慢者)可能赶上;

个人寻求信息的动机非常强烈时,知识沟会缩小(E·B·夏普, 1984);

让人们融入各种团体可能有助于克服知识沟(威斯瓦那斯等, 1993);

电视在消除知识沟上有其独到的作用,至少能抑制知识沟的扩大 (W·汪达,W·R·埃利奥特,1995)。对此的一个可能解释是:电视 本身更具有大众化特性。

自知识沟假说提出以来,该假说已得到较大拓展。E·M·罗杰斯 (1976)认为,该假说应有更大涵盖范围,沟壑不仅仅局限于人的内在 "知识",也存在于人的外在行为和态度上;同时,人际传播本身及 其与大众传播的结合也同时在发生作用。

盖那瓦和格林伯格(1981)发现,导致知识沟的最主要因素是受众 兴趣而非经济状况及教育程度。受众兴趣包括两种:个人利益,即关 注对自己有用的新闻信息;社会利益,即关注对个人的人际环境或人 际关系网络有用的新闻信息。这两种兴趣的总体大小决定了个人对特 定信息了解程度的高低,而且,社会利益与信息获得之间的关联更密 切。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更为乐观的假说"。

有关"知识沟"的新的一些研究强调系统性,认为现有的知识沟 研究有两种层次:一是微观层次(或个体层次),研究个人怎样获取知 识;二是宏观层次(或社会层次),研究信息控制及其与社会结构、权 利等级的关系(潘,麦克劳德,1991),主张更系统地建立这两个层次 上各变量之间的联系以拓展知识沟理论。T·韦尔依据马斯洛的需求 层次论建立了一个信息寻求行为等级图(1995):个人在等级中的位置 决定他的信息寻求行为,只有当低层次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后,他才注 意获取更高层次的信息;而当人们接触到的信息与自己的需求等级无 关紧要时,就会产生知识沟。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