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名词解释

2021年6月16日传播名词评论1,540

文化工业名词解释

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商品化了 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其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都是 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运行的,它以大众消费为对象,以现代传播媒介 为手段,一步步走向物化了的纯粹商品。这样的文化产品不是由大众 自发产生的,而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大众文化的包装下, 大批量生产又大批量批发到大众文化生活中的精神麻醉剂。因此,貌 似充分自由的娱乐遮蔽并代替了大众在完全工业线上机械生存的不 自由,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娱乐大众,使大众在大批量生产的文化 产品中同质化,达到统治阶级行使意识形态的统治功能。

"文化工业"这一概念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 提出的。"文化工业"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那里是一个相当宽泛的 概念,正如这一概念的倡导者所言:"在我们的设计草案里,我们谈 到了'大众文化',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这种表述,以便一开始 就排除其倡导者的下述解释的可能:这是一个类似一种从大众本身, 从流行艺术的当前形式自发地产生出来的文化的问题。文化工业必须 与后者严加区分。"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工业"这一概念在法 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学派中至少具有以下几种含义:第一,文化工业的 主要载体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通俗)文化形式,通俗艺术是其主要 的组成部分;第二,文化工业已成为现代资产阶级用来进行思想统治 的文化手段;第三,文化工业问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俗文艺问题, 而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

批判学派否定的不是通俗艺术本身,而是它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所 起的意识形态宣传的作用;它在创造方面的退步,艺术作品对社会现 实的批判职能与超越功能的丧失;它窒息了艺术家的美学理想和追 求,把艺术创造推向了工具化的过程。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批判学 派才把通俗艺术贬斥为"文化工业"。

批判学派对通俗文艺的意识形态判断不能说没有道理。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的冷战国际局势和当时人们习惯的对抗式思维方式下,这种理论还是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即使在今天,这种理论也 并没有完全失去它对现实的阐释能力。因为,在当代西方社会结构中, 当市场行为不只是作为物质产品的生产、交换方式存在,而且也作为 人们的精神需要的生产、交换方式而存在时,这意味着市场对社会的 操纵已达到极限,连人的意识和无意识领域也不放过。这无疑是一种 新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只不过,这种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已不再具 有对抗式的特征,而是表现为更加复杂和隐蔽的形式。这就是说,在 当代社会,"意识形态"没有"终结",而是其形态模式发生了转型, 即以商业消费为机制的文化吞没了具有对立意味的意识形态。如果 说,具有对抗意味的意识形态由其信仰的内容决定其性质,而转型了 的新式意识形态则不问信仰,消费就是一切。

"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当代资产阶级文化时的一个特 殊用语,它有着十分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语境,那就是,"文化工业" 是指资本家控制下的文化生产,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资本这只无形之 手在背后的操纵和扩张。这是"文化工业"的一个基本要义,也是认 识"文化工业"的出发点。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